其他
营造书香:积书谷——以有限资源承载无限童年
编辑:C小阳
8万预算,一个100平的图书馆,2周的装修时间,在有限的预算下如何完成阅读空间改造,不仅要满足孩子们阅读特点,还要完成项目的可复制性,这些都是营造书香计划公益邀请赛给来参赛的年轻设计师们出的难题。
2020年年末,西部阳光基金会联合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共同举办了营造书香计划公益邀请赛,通过线上竞赛+线下空间创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吸引了业内多位年轻的一线设计师参赛。
2021年2月28日上午9点至12点,营造书香项目终审顺利进行,大赛评委有东南大学建筑国际化示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大庆教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Vito Bertin教授、Heatherwick Studio 中国区主管张宇、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竞翔教授。
最终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校友、不也设计工作室合伙人姜伯源的方案THE BLOOCK VALLEY(积书谷)胜出。他将为福建乡村改造一处100平米的儿童公益图书馆,这也将成为后续一系列创设项目的原型。
营造书香计划——乡村阅读空间创设项目由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西部阳光基金会结合项目地本土文化和在地机构的需求,提供定制化儿童友好型环境创设服务。成果将助力乡村教育公益组织提升阅读质量,也开展公益组织培训。这一计划希望在福建第一个模型成熟后,将它推广到全国各地。
时间短、预算低、要求高、不确定因素多,姜伯源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以下是他在大赛终审的分享:
人的需求是设计的起点——
体系化解决方案
我们是从分析用户需求入手展开这次设计的。在设计初期,我们了解到基地目前的使用者“近邻NGO”组织平时利用该空间为孩子们开展了不少活动,这些活动在以年为观察单位时呈现出明显的趋势:频次越低,如一年一次的冬夏令营,所需空间越大而平整;频次越高,如每天开放的儿童阅读活动,所需空间越丰富而分散,而我们的方案必须满足所有活动需求,因此灵活可变的适应性从一开始就成为我们设计的重点。
除此之外,本次竞赛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需求:
项目预算有限且要在短时间内由志愿者、儿童和专业工人合作完成施工;
本次方案作为基金会“营造书香计划”的第一个原型,需要具备可复制推广的迭代潜力;
近邻NGO并不拥有基地产权,需考虑其搬迁可能;基地位置偏远,没有电梯,要应对物流运输不便;
还要保证满足儿童使用的材料的环保性能可控,等等。
对我们来说,这些需求都进一步强调了灵活可变的重要性,并且,考虑到项目规模不大,我们希望能用“一把钥匙解开所有锁”,最好找到一个策略,能够同时满足上面所有要求。
这样,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以预制模块化的板材家具作为空间的主要元素。这类家具轻质、可量产、好运输、易安装、环保性能有保障。只要设计得当,组合成的模块家具可以像积木一样被随意组合拼接,适应不同功能需要和空间条件。但显然,作为基金会系列空间创设的原型,这个方案不能仅仅停留在宜家式的装配家具层面,还应该有其空间意义上的概念和辨识度。
安全感与探索欲的双赢——“谷”的诞生
为我们带来上述空间层面灵感的是基地现状。
这处100平米的房间在垂直方向上被1.1m高的墙裙划分为上下两层,在水平方向上则被裸露的梁柱划分为六块。前者恰好符合12岁以下儿童的身体尺度及阅读习惯,于是我们将所有藏书及阅读家具的高度都控制在墙裙高度以下,既不遮挡三个朝向窗户带来的充足采光,也有利于成人随时观察孩子们的活动情况。后者则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平面布局思路,即顺应现有梁柱位置水平围合出六个功能空间。
两下结合,房间里就出现了六个 “谷地”。这样的空间操作既创造了丰富的空间层次,满足儿童的探索欲,又限定出很多角落和围合状态,为儿童带来安全感。其实这也联系到我自己的童年经验,我小时候就很喜欢在被包围的、有安全感的角落里呆着。
这样,我们的“积书谷”体系就基本成型了:以预制的模块化家具,在1.2m以下高度创造多个互相连通的围合空间,分别承载不同主题功能。在需要时,可以通过灵活调整模块位置,适应不同场地组合需求。在本次方案中,这六个“谷地”根据面积、流线和采光情况被分别赋予游戏(“戏谷”)、展示(“展谷”)、阅读(“梯谷”)、学习(“思谷”)、更衣(“衣谷”)和储物备课(“仓谷”)的功能,其中“戏”、“展”、“梯”、“思”四谷可以被迅速地合成一个开阔的大场地,以供夏令营等大型活动使用。
快而美,小而灵——预制模块
在本次方案中,我们基本做到了通过预制模块化家具取代常规硬装设计,使得全场没有任何需要现场定制的家具,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木工的现场施工量。
我们设计了三种不同长度的基本模块,分别是0.5米、1米和1.5米长度,在两侧设计的圆洞既是提手,也增加了空间趣味性。其实1.5米长度本来可以用一个0.5米加一个1米的模块填上,但是为了压低成本、尽量减少板材使用量,我们做了这个1.5米的模块。中、小模块可以分别让一个成年人和一个小朋友轻松的移动,最大的1.5米模块也可以由两个成年人搬动,这样变换空间的时候可以由老师和孩子共同完成。
我们将一个模块的高度设置在350毫米,相当于一个儿童座椅的高度,两个模块叠在一起是700毫米,是一个儿童桌子的高度。对于再小一点的孩子,其实也可以直接在地上放一个坐垫,把350毫米高的模块当成桌面。通过对模块侧板的特殊榫卯设计,模块可以垂直拼叠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在基本模块之外,我们又设计了一些比较特殊的模块和配件,目前设计的两种配件都不复杂,一个是为标准模块配置的抽屉,可以用瓦楞纸板或者其他便宜的材料制作;另一个是通过开槽与模块的榫头结合固定的桌面板。我们试了下,通过桌面板和模块的复杂组合,其实可以做出类似小城堡一样的游乐空间,相信未来孩子们可以自己尝试出更有意思的组合方式,甚至可以根据需求设计出其他配件。
前面提到,本次方案会由志愿者、儿童和专业工人合作施工完成,我们希望孩子们可以在帮助成人组装家具之余,为模块和配件表面创作一些装饰图案,这样随着以后模块位置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变化,积书谷也会呈现出多样的表情。通过让孩子参与到从前期空间改造到后期使用的全过程,我们希望最终积书谷项目可以成为伴随孩子成长的、具有社区归属感的在地场所。
积书成谷——乡村儿童阅读空间新模式
作为公益项目,这个空间改造的全部人工、材料、加工、采购等等成本都被包含在每平不足100元的预算里,这迫使我们不得不在设计积书谷体系时在手法和效果中间寻求平衡。鉴于模块家具定制必定会占据大宗预算,我们在其余地方都采取了能省即省的策略:剥除梁柱原有涂料直接露出混凝土以强调“六谷”的空间分割秩序、墙顶刷白以替换原有压抑的色彩、在原地板上直接铺设木纹石塑地板来增强“谷”的围合感、用明线套管安装天花及墙面灯具、用普通白纱帘加明轨“绕场一周”的方式整合家具上方的墙面,同时过滤不利阅读的直射光……尽量在不牺牲审美质量的同时减少成本和施工难度,并力所能及地改善空间功能表现。
积书谷的英文名称“THE BLOOCK VALLEY”中的“BLOOCK”是我们用“BOOK(书)”和“BLOCK(积木)”合在一起新造的词,两者都是日常司空见惯的事物,在特别的机缘下组合在一起就有了新的意义。同样,装配式家具和围合空间也都是老设计手法,在这次竞赛的需求下合在一起就成了今天我们介绍的新体系。或许公益基金会与建筑师的合作也属于这样的碰撞。
我们希望“积书谷”作为一个专门为儿童设计的、低成本、短周期、可复制的阅读空间改造体系,能够在日后不断的迭代中拥有丰沛的生命力,为国内乡村儿童阅读空间的创设和改造模式提供一种可行的思路、做出哪怕最微小的一点儿积极贡献。
*图源:由不也设计工作室合伙人姜伯源供图。
支持我们
扫码成为月捐人
助力偏远地区教育质量提升
让乡村孩子拥有不一样未来